立足根本,科研强班——记“先进班集体标兵”第一临床医学院2011级8班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16-04-12

  医学路上,他们脚踏实地,立足根本;科研路上,他们奋勇前进,自强不息。一路上,他们亦相知相爱,相惜相守,为建立一个强大的班集体而共同奋斗着。他们吹起最响的号角——“11级8班,立足根本,科研强班!”这是一个立志于夯实学习基础的班集体,这也是一个决心增强科研力量的班集体,这更是一个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班集体。
特色学习,合作共赢
  华罗庚曾说:“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11级8班作为教改班,打破传统的以书本与考试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传承与发扬前两届教改班的“以疾病为中心”的特色学习模式。尤其在PBL(Problem basic learning)——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中,他们做得尤为出色。
PBL讨论学习
  所谓PBL,即针对每个系统,以病例为中心,组内同学各自分工,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以及组内交流,锻炼了同学们严谨的临床思维并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经过大家思想的碰撞交流,做到基础与临床的融会贯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学习循环系统这门整合课程时,班主任邝老师被同学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所折服,通过申请同意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到展厅学习。展厅里有模型、有图片、有道具,学习时,组内同学相互讲解,相互补充,通过三维构图的形象展示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在PBL讨论中,课本的知识变得不那么枯燥了,而且也能扩展我们的知识面。”11级8班的小李说道。
  除了秉承与发展教改班的特色学习模式,11级8班还自己组建了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中都有学习成绩较好和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学习小组每周都会选一个晚上集中小组成员一起复习,大大提升了同学们对学习的热情。学习小组与小组之间既是对手又是战友。小组之间共享课件、分享独家笔记和绝密考试资料是常常可以见到的场景,小组间也会有各种比赛,也极大地激起了同学们对学习的激情。小组学习不仅在课堂上得到体现,还延续到了课堂外。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在性学知识竞赛中,各组同学积极抢答,不甘落后。“这种学习模式增强了我们的团队精神,为我们参加团体类的竞赛打下基础。”8班的小王同学说道。在五年制与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同学共同参赛的第一届莱卡杯基础医学知识竞赛中,他们班团结一致,力挫群雄,在环环激烈的比赛中脱颖而出,摘得桂冠。可见,8班自创的团队学习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既增强了大家的凝聚力,也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
  拥有教改班特色的“以疾病为中心”学习模式和团队学习模式的11级8班成为了年级公认的学霸班级。他们班四六级通过率分别是100%和80%,平均学分绩点2.75,平均综测成绩73.6,最高学分绩点3.94。在这个班集体中,每个人都具有很强的集体观念,他们相信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正如他们班的小韦说道,“我们不喜欢一枝独秀,我们追求春满园。”而这些花朵的开放正是他们共同辛勤汗水的结晶。
  致力科研,追求真理
  有言道:“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艰辛沿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会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11级8班就是在科研路上执着攀登的这样一群人。虽然同学们从未接触过科研,但他们都有一颗勇于挑战的心。当陈罡老师提出建议,希望他们去接触科研时,大家都踊跃报名参加。
开始时,同学们什么都不懂,就从最基本的培育小白鼠做起,到显微镜下精细操作,从最初结结巴巴的文献汇报到发表英文文章,从当初科研的门外汉到获得区级甚至国家级科研比赛的荣誉,同学们的科研水平有了质的提高。这样的进步,是同学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曾发表了四篇SICA论文的陈文杰同学每天都早早地来到教室学习,经常中午饭堂快打烊时他还在实验室忙碌,晚上也是最晚离开教室的同学之一,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投到了学习和科研中。还有的科研小组暑假的时候留在学校做课题,他们一步一步地摸索,大量地查阅资料,购买物资,甚至自己改造器械。提前接触科研,给他们带来的不仅是实验技能的获得,更是对科研的严谨态度和对科研的兴趣。
左起何源、朱美霖、邝晓聪老师、钟晓珠
  他们拥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带着对科研的极大热情,过去的四年里,11级8班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积极进取,最终收获硕果累累:科研小组今年发表了10篇论文,其中6篇为英语论文,5篇英语论文被收入SICA,成果申请了4个课题。去年结题的三个科研团队中有2个团队获得了代表学校参赛的机会。其中一只队伍是由邝晓聪老师领队,8班何源、朱美霖和钟晓珠同学参与的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三种原位移植肝癌鼠模型构建与比较研究》,代表学校参加了广西首届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成果展示会,他们的结题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另一支由樊晓辉老师领队,8班陈剑波、王曦帆和付靖婷同学组成的队伍,他们的课题《大学生足部真菌感染状况及病原分离鉴定》参加并获得了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优胜奖。这些成绩的获得离不开老师精心的指导,也离不开同学们勤学苦练的积累。
陈剑波团队所获证书
左起陈剑波、周马林老师、付靖婷、王曦帆
精彩课外,你我参与
  俗话说:“腾不出时间娱乐的人,小心会被迫腾出时间生病。”8班的同学们不仅是学习和科研上的佼佼者,课堂之外,他们一样出彩!8班的每一位同学都具有很强的集体观念,同学们把8班看做自己的家,每一个人都希望能贡献出一份力量,让这个家变得更加美好。在大四学年里,8班参加多类球赛,如篮球、排球等,同学们都积极参与了每一场比赛,或作为队员上场,或作为后勤人员提供服务,或在旁边呐喊助威。一位气排球的女队员在比赛前夕痛经,不能上场。可是当比赛开始时,她却出现在体育馆,她的一句话让很多同学感动不已:“这是班集体的活动,我虽然不能上场,但是我来就是为了表示我对班集体的支持。”在三月三歌节,他们班同学集体跳竹竿舞,因为在校园中大竹竿比较难得,一开始班委们也不知道上哪找,于是发动全班的同学去找竹竿。每一位同学都很积极地去找。功夫不费有心人,最后他们从阿姨那里借来了两根大竹竿,他们得以顺利进行活动。可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啊。在壮家姑娘们的带领下,他们从犹犹豫豫、不敢迈脚到争先恐后、大秀舞技,玩得不亦乐乎。还有他们精彩的登山露营和篝火晚会。缤纷精彩的活动,在忙碌的大四里带给他们娱乐和放松,同时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同学间的友谊。“这些活动让我们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放松。张弛有度,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效率。”8班小张说道。
这就是11级8班,四年来他们一起努力,一起奋斗,一起为班级策划,一起为班级的进步欢呼:大一到大三他们班一直是校级先进班集体,在大三还获得了优良学风班级和五四红旗团支部的称号。他们的班长谢姗姗同学说:“我们班一直都很团结努力,这次荣获校先进班集体也在我们的预料之中,希望我们班的同学能坚持做得更好,我相信我们也能做得更好。”
  成长的过程是个磨难的过程,成长的过程是个幸福的过程。相信8班的同学们会在磨难中获得进步,在幸福中获得成功,相信11级8班将一如既往地保持这种干劲与活力,吹响他们的号角,“立足根本,科研强班”,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文稿根据班级提供素材整理撰写,作者:潘丽月 欧思婕)
  (作者:潘丽月 欧思婕 编辑:gxmuxgc)

 

版权:广西医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
地址:南宁市双拥路22号留4栋(校本部)
南宁市武华大道武鸣段336号综合楼 (武鸣校区)
电话: 0771-5358512 (校本部) 0771-5358512 (武鸣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