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队伍建设>>人员风采

爱与责任同行,创新引领学生成长——2017年度广西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徐晓君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19-12-26

   
  个人简介
  徐晓君,女,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2007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担任预防医学年级辅导员、五年制临床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主任。在工作中先后获得广西医科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先进个人、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现为广西医科大学信息与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负责全院675余名学生的思政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在辅导员岗位,我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践行着“专业化、职业化”的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服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面对的是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如何让每一位学生在他们的大学时光的这张白纸上描绘出亮丽轨迹,辅导员在其中起到尤为关键的作用。辅导员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指引和陪伴他们更好的成长成才。
  一、心思细腻,关爱学生,做学生信任的辅导员
  成为一名辅导员,身上就有了一种责任。用真心关爱学生,用真心温暖学生,用真心感动学生。坚信只要用心,学生就能感觉到你的真心,以对学生的爱去感染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就能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也才能真正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成才。为了尽快让自己融入学生中,我坚持深入学生实际,经常牺牲下班和周末休息时间,定期参加学生晚点名、班级活动和学生集体活动,增加与学生接触和交流的机会;每周都抽出时间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况,利用微信、QQ等学生们喜爱的沟通方式和学生交流谈心,倾听他们的所思所想;通过资助工作了解了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情况,我更是给予更多的关心,在尽力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经常鼓励他们树立自信自强的信念;与学生的接触多,了解到了他们的实际情况,他们真正所思所想,拉近了师生关系,同学们都非常愿意与我谈心,毕业生有就业的困难了,主动到办公室找我咨询;新生来校不适应给我发微信聊天;班干部对班级活动有意见,通过QQ发信息给我征求意见;已经毕业的同学还经常发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给我让我转告师弟师妹们……学生们的信任是对我的工作莫大支持和鼓励。
  二、把握学生特点,创新工作思路,活跃教育方式
  90后的青年人,追求个性,喜欢与众不同,他们是伴随着网络成长的一代,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深受网络的影响。我针对90后青年人的心理特征、个性发展趋向,充分利用信息专业特色和技术优势,组建了兴趣浓厚、具备软件开发技术和扎实写作编辑功底的微媒体学生团队,带领学生开发了手机APP终端“微党园”——微信党建平台,把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课堂拓展到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上,成立了指导老师—学生团队,每周组织指导老师交流微信平台板块内容主题,定期培训学生团队新闻采写编知识,形成了固定的“微党园”新闻发布制度,每天由学生负责消息的采写编和推送发布,值班指导教师负责后台维护与内容审核,通过发布小知识、新动态、微故事,组织微论坛,给全校师生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形成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泛在学习交流环境,拓展了学生思政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为微信教育平台在大学生中的推广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师生们都非常喜欢通过微信平台获取消息、知识和分享互动。目前广西医科大学“微党园”平台总关注量超过5000人,最高日浏览量达3214人次。
  针对管理类学生思维活跃、表达意愿强的特点,我与学生和老师充分沟通,指导师生们开展符合专业特色的“志博育人论坛”, 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每周邀请1名教授、副教授与学生开展学术、心理、情感等方方面面的交流,以交融课堂内外、激发创新思维、实现榜样引领为出发点,增进社会发展与师生思维理念间的交融。论坛开办以来,已邀请了信息与管理学院冯启明教授、广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综合协调处胡振专员、广西卫生计生委员会卫生信息统计中心吕炜主任、广西医科大学全科医学院左延莉副教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人事科潘红潮等,为研究生、本科生开展讲座30场,师生听众近1500人次。“微党园”、“志博育人论坛”逐步形成我院的品牌特色,并正在继续努力打造成为更多大学生受益的专业培养平台。
  朋辈之间有着相同或相近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人生经历,防御性低,互动性高,发挥朋辈互相帮助、相互影响会收到其他人不可替代的效果。自2016-2017学年秋季期起,我开始实行以“领航迎新”为标志的学生工作创新方式。按照自主自愿报名的原则,从老生班级中择优挑选出学分积点在3.0以上的优秀同学,为新生班级的每个宿舍配备一位学长(学姐),从入学通知书发出去的时候起,领航学长即开始与新生联络,解疑答惑,帮助新生们来校、报到以及在接下里的一年来,帮助新生们大学适应阶段的种种困惑,新生们在刚来校的一段时间,生活上、学习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上都需要学长的帮助,他们能够感同身受的体验新生的生活和心理状态,为新生提供一个分享成长经验经历的途径,使感受到学院大家庭的温暖,并能引领其尽快进入大学生活和学习状态。
  三、构建实践育人平台,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实践育人是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寓德育于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实践教育作用,学生才能从中真正受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能有效提高。我充分依托和发挥团学组织的积极作用,打造专业特色社团,引导学生成立了“微党园”微信平台、科技信息服务队、“小微”志愿服务队、信息与管理学院航拍协会及广西医科大学翡翠丝带(普及乙肝知识 消除乙肝歧视)协会,通过社团活动,引导学生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亲力亲为指导这些社团开展了社区义诊、信息服务、航拍展示多项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回报社会,变传统的单向被动灌输为双向交流和主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得良好育人效果,社团也获得校级学生社团精品项目3项、校级精品志愿活动1项。
  在构建实践育人平台的同时,我紧密结合国家“双创”精神积极推进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了能够有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我多次参加全区、全国创新创业培训班、研讨会、创业指导师的培训,不仅学习到了创新创业教育新理念、新方法,还加强了与兄弟院校工作交流。根据所学知识,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在学院和合作企业的支持和帮助下,建立信息与管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和信息与管理学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利用学校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教育协同育人的模式,促进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认知度和兴趣,提升育人实效。目前,已成立了三个学生创业团队,与六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组建了一支“双师型”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团推,开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成立了创新创业工作实验坊。信息与管理学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还得到自治区教育厅的认可,获得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项目,并在全区校外实践基地研讨会上分享经验。
  在实践育人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专业比赛,通过参加学科竞赛交流平台,有效引导学生将专业、学业和就业、创业贯通起来,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指导的学生在第一届全国病案信息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在第二届全国病案信息大赛中荣获团体二等奖;在第四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荣获本科组三等奖;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竞赛中荣获优秀奖;第七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本科组决赛中3名同学荣获一等奖、3名同学荣获3等奖;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选拔赛金获,广西选拔赛优秀奖;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选拔赛银奖,自治区级选拔赛铜奖和优秀奖。学生还积极参与各类创新项目课题,其中获得区级级项目2项,校级5项;获得未来学术之星课题3项。
  四、提升专业化发展,完善自我,做好学生榜样
  与学生接触多了,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我时刻提醒自己要严以律己,提升自己,言传身教的为学生做出表率。因此在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同时,我不断学习,参加了第125期全国高校辅导员骨干培训班、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培训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培训,提高了理论水平,指导学生参加多项比赛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提升指导学生过硬的专业素质。我主持了自治区级教改项目A类1项、自治区级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2项、校级思政教育项目3项;参与自治区级、校级课题5项;参与的“互联网+”卫生健康管理创新教学服务云平台的建设与实践研究课题获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二),主持的“微党园”社团项目成果报告获广西计算机学会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一);主持的课题获广西医科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一)。在国家期刊上发表了10余篇论文,其中一篇是以第一作者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继续教育研究》上;还有一篇即将发表的论文已经获得CSSCI(中文双核心)的用稿通知。我先后获得了广西医科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教育工作者”、“先进就业工作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辅导员的工作虽是琐碎的,但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和责任。我将继续在实践中探索、完善自己,把握育人规律,不忘初心,继续在辅导员这个平凡而神圣的岗位传递爱和责任!

 

版权:广西医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
地址:南宁市双拥路22号留4栋(校本部)
南宁市武华大道武鸣段336号A7栋 (武鸣校区)
电话: 0771-5358512 (校本部) 0771-6210306 (武鸣校区)